发表于:2022-02-13 20:36 作者:湾融产城创新学院 浏览量:1061
2017-12-08 11:18
深圳仅有三十多年的城市发展史,高等教育资源并不发达,但却成为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究其原因,产学研合作应当成为其中最成功、最具特点的推动因素之一,而南山区又是最早起步、最具经验的地区。三十多年来,在产学研合作的探索中,从开始创办大学、最早的科技工业园,到最早的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再到最早的虚拟大学组织,大学城的建设,直到新近建立的一系列创新联盟、新型科研机构等,南山区一直处于高校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改革和试验的实践前沿。
截止2013年,南山区共有32个创新联盟,其中,26个产业联盟,2个知识产权联盟和4个标准联盟;为使南山区科技服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南山区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企业等100多个单位,打造“南山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围绕协同研发、成果转化、公共检测、设备租赁等领域开展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产学研合作,南山区一方面鼓励国外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在南山设立研发机构,搭建合作平台,另一方面支持区内企业在海外建立合作平台。
虚拟大学园经过15年的发展,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经吸引了57所国内外知名大学进驻,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佐治亚理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虚拟大学园成员累计在深圳设立研发机构207家,孵化企业达861家,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638项,省部级项目94项,市级项目672项,获得专利693项,软件著作权133项;同时,虚拟大学园还为深圳培养各类人才超过21万人,其中博士1672名、硕士4万名、本科生4.6万名,培训6.6万多人。
深圳大学城2000年8月开始创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创办研究生院,现共有全日制在校生8313人,其中博士1103人、硕士7010人、本科200人,已累计培养2.03万人。目前,随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的进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转型发展、南方科技大学的成立,深圳大学城片区已拥有7所高等院校,逐步成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聚集、高水平科研、高新科技信息和高层次国际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