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2-02-19 11:33 作者:湾融产城创新学院 浏览量:1677
2021年是澳门特区发展进程中关键的一年。
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布,当中提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四大产业板块,包括: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为澳门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9月1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进入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阶段。行政长官表示,会全力以赴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
深合区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是澳门特区陆地面积33平方公里的3倍多。深合区的开发,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了空间、创造了条件。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深合区四大产业的四位参与者,为大家说说深合区的机遇与挑战。
刘丁己
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持续进修中心主任
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
刘丁己:“劣势可以变为优势”
特区政府2021年度的施政报告明确提出,要整合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有关科研力量,引进优质项目资源,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重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而深合区四大重点产业之一的“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基础。
这为科技、工程、制造等行业的年轻人提供了上升空间和广阔舞台。
5月24日,澳门大学设立于横琴新区的产学研示范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中华医药及转化医学研发中心”启用,包括微电子研发中心、中华医药研发中心、智慧城市研发中心、转化医学研发中心、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和高级培训中心,一批科技成果正对接当地政府和企业资源,积极开展商业化过程,多家企业落地运营,需要高端人力资源。
刘丁己以晶片产业为例,指澳门大学已建成世界一流晶片测量平台,模数转换器是世界最具实力的机构之一,该领域至少需要晶片设计、晶片制造、封测和应用四大环节的相关专业人才。
他说,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于应急通讯、人-机-物融合平台、智慧能源物联网、混合现实模拟系统等相关领域的程式设计师和系统工程师的人才需求也非常大。
此外,他又表示,柔性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相关的电池储能研究、纳米生物光学研究平台、精准医疗领域的跨学科研究、量子点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等等,一旦政产学研推动顺利,相关企业产业有机会在深合区落地,到时自然需要相关人才和人力资源的配套支持。
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将通过在深合区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加快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聚集更多科技界领军及高端专业人才,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藉此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教授也提出,将推出一系列适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的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硕士生、博士生等高端人才的培养。
刘丁己认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从来都不是速成,需要给澳门一点时间,而深合区的机遇正是有机加速、健康发展的一大良机。
姜志宏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 / 药学博士
大健康 · 中医药
姜志宏:“聚合境内外高精尖人才”
2月5日,“横琴·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正式启用,围绕中医药、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慧、太空研究与应用等深合区重点发展产业的需求,建设集科学研究、产业孵化、人才聚集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化产学研示范基地。
姜志宏介绍,澳科大产学研示范基地包括6个大湾区联合实验室及7个创新工程领域的科研平台,并设有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澳科大众创空间和产教融合培训中心,着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吸引离岸创新创业主体,承接海外科技资源,推动海内外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深合区发展和产业升级,助力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
中医药是特区政府重点推动的产业之一,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总体方案》提出:
“着眼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对在澳门审批和注册、在合作区生产的中医药产品……允许使用‘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或‘澳门设计’标志。”
姜志宏认为,此举为激励中医药企业与人才进入深合区,促进深合区发展中医药工业提供极重要的总体指导方针。
为贯彻国家建设深合区的战略部署,澳门特区已于2022年1月1日设立药物监督管理局,配合和规范中医发展策略,促进中医服务在社区的普及应用。
姜志宏指出,从国家战略到特区政府的一系列法制构建举措,中医药产业在深合区的发展已迎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性机遇期,这一巨大机遇成为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发和转化平台;
将深合区打造成为中医药高水准人才的高地;
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传播中医药文化,优化国际市场布局。
聚合境内外“高精尖”人才,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发和转化平台,通过与深合区企业的合作,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产业创新发展为导向,吸引更多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港澳菁英到深合区乃至大湾区执业、创业,继而将深合区打造成为中医药高水准人才的高地,推动中医药经验的传承与传播。
姜志宏认为,有志参与深合区发展的青年,需要具备三点素质:
敢于拼搏。运用政策优势,结合自身特长,与团队协作,拼搏进取;
保持好奇心,终身学习。遇到新事物、新难题要潜心去研究,多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原有的知识相融合,唯好奇心是自我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提升竞争力。在压力和竞争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林毓霞
银行市场部总经理
现代金融
林毓霞:“构筑全方位的人才‘黄金台’”
现代金融业是《总体方案》中提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将支持澳门在合作区创新发展财富管理、债券市场、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
特区政府未来将支持在深合区展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以及支持深合区降低澳资金融机构设立银行、保险机构准入门槛。
对于深合区而言,金融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吸引能力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
现代金融产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领域,但仅仅关注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金融青年关注国家战略方向和发展定位。
林毓霞认为,人才培养是发展金融业的重要基石,而深合区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金融人才:
首先,深合区金融青年必须具备国家发展的大局意识,认同及拥护“一国两制”,树立爱国爱澳意识,秉持坚定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怀。
其次,是要有担当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挥生力军作用,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作为的新青年,努力成为“讲奉献有作为”的湾区青年金融人才。
最后,湾区青年金融人才需要积极主动提升职业素养,量化交易、科技金融、智能投顾…...这类科技词汇也逐渐成为金融行业的高频注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也随之升级。
随着智能银行的发展,科技、大数据、交互设计领域的科技知识背景,以及分析客户行为及客户结构的数据分析技能,都是未来深合区金融青年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
作为未来一片优质的人才沃土,深合区需要给予湾区金融人才广阔、平等、国际化的发展平台,并助力他们把握蓬勃机遇,实现金融人才与深合区多层次金融体系共同成长。
林嘉韵
琴行及药业项目总监
文旅会展商贸
林嘉韵:“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横琴与澳门地缘相近,一衣带水,近年已吸引不少澳门青年在当地创新创业,得益于《总体方案》的出台,澳门青年在创新创业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平台。
林嘉韵表示,特区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澳门青年双创事业发展,近年透过资金援助、服务支援、提供培训、组织交流和创业比赛等方式,为澳门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支援。
横琴也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从资金扶持、平台搭建、人才奖励、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支持澳门青年落地横琴发展,对所有在深合区内工作的个人,国家特别给予了澳门居民最优惠的税务待遇。
针对澳门青年在创新创业每个阶段的实际诉求,提供完善的全链条支援服务。未来随着深合区的深化建设,进一步突破空间和资源的制约,将为澳门青年发挥所长,助力他们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
结 语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要发展,人才支撑是关键。
特区政府已经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求吸引并培养人才,为未来发展做好人才储备。青年应向前多走一步,去尝试,去创造,去追求,以中长远的角度去思考。